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发展趋势及影响分析

2018-09-18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摘要:随着能源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兴能源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供给模式逐步呈现市场化、低碳化、分布化、智能化和跨界融合等新特征,很多新特征都是对传统理念、传统模式和方法的颠覆。 

一、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 

理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结果。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要求摒弃以往围绕规模和速度做文章的思维和做法,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的发展。创新具有世界性和时代性,必须不断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质量优势。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化解无效或过剩产能。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时代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动能。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深化创新体系改革,建立适应转型升级需要的创新架构,培育良性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 

高质量发展是协调的发展。要求针对产品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发展失衡、资产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重大结构性失衡问题,着力在结构性调整上下功夫,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产业自主协同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营效益。 

高质量发展是绿色的发展。绿色发展是我国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强化风险防范和绿色经营,确保企业机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开放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全面审视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出口贸易、国际产能合作和创新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在开放条件下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和共享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的发展。共享是发展的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是发展高质量服务和产品的基本遵循,是协同融合发展、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基石,更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共享经济已经改变全球服务业和制造业,重塑行业生态和价值模式。 

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全面开放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源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行业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发展体系的决定性力量,必须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行业改革发展大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新时代能源改革发展趋势及影响分析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引领能源政策、监管、市场和系统运行变革的重大战略,是能源行业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各国政府对于能源转型政策工具的借鉴和合作日益深化,能源企业都面临着能源转型带来的巨大冲击,纷纷为适应政策、监管、技术、市场等环境变化而不断转型。 

新时代征程上,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能源系统除继续满足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本质要求外,我国能源消费、供给、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将呈现出众多新趋势和新特征。 

能源消费增速逐级下降,总量逐步达到峰值。新时代,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将发生历史性变迁,传统产业陆续达到峰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中高端产业、中高端消费等新产业、新业态将成为新增长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区域结构将逐步发生新变化,给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以节约优先为核心的能源消费革命进一步驱使消费增速从中速逐级降至低速增长,甚至与经济持续增长脱钩,这是能源发展的普遍规律,已经被美国、欧盟等很多发达国家所证实。从结构看,我国煤炭消费已于2013年达峰,石油消费将在2030年前后达峰,随后是天然气。 

电气化持续推进,电能消费占比不断提高。电力是全球能源转型和我国能源革命的核心能源载体。能源转型将持续耦合电、油、气等各大传统能源行业,电气化将继续向建筑、交通、工商业等部门深入推进,给电力企业业务拓展和服务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稳步从2015年的25%左右提高到2030年的30%以上,2050年或将达45%左右。电气化和电能替代深入推进,积极拓展电能消费领域,这些在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入的大趋势下,不应再被视作电网公司的专属领地,也是发电企业延伸产业链和拓展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突破口。 

新兴能源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技术创新是驱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和能源转型的源动力,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持续引发全球能源变革。新世纪以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非水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投资成本降低了90%以上,未来10年,这一势头仍将持续,很快将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新能源技术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催生出众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能源行业新动能产生的重要领域。智慧电厂、智能电网和需求侧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现实,无人风场、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交易等众多应用场景层出不穷。 

国际合作深入推进,能源治理体系继续变革。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能源局提出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能源产能合作,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国际能源合作新格局,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并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点,这是与国外大型电力公司不同之处。国际化业务的开拓要服从公司发展战略方向,既需要公司各产业、各部门的高效协同,也离不开和当地企业的互利合作。国家开放的新格局也给公司构建国际化、开放式创新体系提供了机遇。 

随着能源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兴能源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供给模式逐步呈现市场化、低碳化、分布化、智能化和跨界融合等新特征,很多新特征都是对传统理念、传统模式和方法的颠覆。 

    (一)市场化 

能源领域原有的行业壁垒将逐步弱化并最终消失,产业链竞争性环节将向所有有实力善创新的企业开放。这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趋势,不仅是传统的能源企业互相进入对方的竞争领域,跨界企业也给能源行业带来了经营发展理念和商业模式的冲击。 

2020年左右,发电计划将基本取消,电力企业面临全新的经营和竞争模式。增量配电改革和售电的逐步放开,将促进投资主体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进一步深化配售电改革,将来配售电改革也可能从目前的放开售电和增量配电拓展到存量配电领域,传统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之间、传统电力企业和新进入的非电企业之间、电力企业与价值链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市场竞争与跨界合作向纵深发展。 

电力市场体系和机制逐步完善,电力现货市场、金融市场及相关交易市场将共同构建起完备的市场体系,企业生产经营的产融融合特征将更加突出。电力现货市场、金融市场及相关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为企业开展能源交易业务创造了条件,能源交易已经成为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必不可少的战略业务单元,也是能源企业国际化经营、优化配置资源对冲市场风险的必然要求。 

市场更是创新的温床。基于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面向市场和用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价值创造导向,也是各电力企业基于自身综合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市场化竞争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也让电价持续承受下行压力,煤电联动等计划机制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二)低碳化 

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力争提前达峰的目标,倒逼我国能源和电源结构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洁能源已经占我国能源消费增量的75%、发电量增量的60%以上。煤电为清洁能源“让路”、为电力供应“兜底”的新定位已经明确,中长期内煤炭价格都将保持高位运行,已成为中央倒逼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因此煤电经营发展将长期面临电量和效益双重挤压的态势,而受碳排放峰值等多种因素限制,煤电峰值将在“十四五”期间到来。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两个时间节点,目前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正在编制2035~2050年能源发展战略纲要,初步设想是: 

力争到2035年能源需求增量全部由清洁能源提供,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增量替代阶段。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力争达到50% 

2035~2050年,全面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现代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进入全面存量替代阶段,到2050年全面完成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60%,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达到80%,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 

未来,为了保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灵活性等电力系统服务需求将日益突出,成为能源企业拓展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方向。灵活性资源可以从电源侧、电网环节和需求侧共同挖掘,也离不开容量市场、辅助服务等完善的市场基础条件和体系的支持。 

    (三)分布化 

分布化代表了需求侧分布式能源的不断崛起。以光伏发电为例,德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4200万千瓦,分布超过150万个发电设施。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发电发展速度加快,2017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531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1650万千瓦。2018年前5个月,新增分布式光伏已超过1000万千瓦,累计分布式光伏装机接近4000万千瓦。随着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分布式光伏,由此带来众多潜在的技术、服务和整合需求。 

需求侧分布式能源不仅包括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发电设施,还包括节能增效、需求侧响应、储能和电动汽车等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分布式能源。虚拟电厂(VPP)正是各类需求侧分布式能源的集成平台,给众多跨界企业、初创企业提供了生长空间,也是国家鼓励的方向。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隔墙售电”等新商业模式、新应用场景变成可能,成为共享经济的重要方向。 

未来的能源系统将是集中式和分布式长期并存的格局。分布式能源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电力公司挑战机遇并存,一方面会减少传统集中式电厂的负荷和发电量,也为业外企业和初创企业进入提供了切入点,并最终挤占传统电力企业空间,另一方面给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提供大量机遇,成为发展共享经济的重要领域。 

另外,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将转变为平衡市场供需的主动参与方,向产销者角色演化,配电网将发展成为主动配电网,日益智能化,配电系统运营商(DSO)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智能化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社会渗透和融合,信息产业的技术、理念和模式也在各行各业广泛复制。信息化带来的用户体验和消费习惯正在成为撬动现有产业格局的重要杠杆,互(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给发展现代化能源产业和服务体系创造了条件。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智能化是大数据挖掘深度和跨界融合广度的提高。 

数字化和智能化将不断挖掘能源企业成本降低和产业高效协同的潜力,创造市场营销和价值增长的空间,催生日新月异的新平台新模式,不断赋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的内涵,甚至有些业务是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到的。例如,数字化零售正在快速颠覆欧洲能源零售市场,2012年英国新零售企业只占电力和燃气零售市场份额的1%,短短5年时间,以OVOEnergyOpusEnergy为代表的新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增长到20%左右,对英国六大传统能源零售企业造成了显著的挤出效应(如图所示)。类似的现象也正在德国等其他国家发生。 

市场化给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而数字化、网联化和智能化则为用户控制能源消费和自主生产、定制化工业生产工艺和消费模式、最终降本增效创造了无限可能,这也是能源企业面向用户发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机遇所在。 

归纳起来看,数字化智能化的价值链包括智慧电厂、智能电网和智慧用能管理等3个层面的内容。智慧电厂利用大数据挖掘市场营销、成本降低和价值链协同的空间,也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厂的少人或无人值守。智能电网和智慧用能管理则涉及电力安全供应、增值服务或综合能源服务等新领域新业务。 

英国2012年以来数字化能源零售的冲击 

 

    (五)跨界融合 

商业模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跨界融合特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新思路、新业态给传统能源行业带来巨大冲击。新时代是一个创新迸发的时代,也是一个创造性颠覆的时代,网联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改变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供应能源产品的同时,提供综合能源服务日益成为能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标准配置,是增强用户粘性、推广增值服务的重要抓手,用户用能方式、能源管理方式、能源供应及服务模式正面临被逐步颠覆的可能。未来,没有纯粹的能源生产企业,没有纯粹的能源服务企业,甚至传统的需求侧也可以提供生产和服务,能源企业都在向生产和服务并重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具有平台化、多样化、差异化和定制化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综合能源服务是跨界融合、协同高效的商业模式,离不开与价值链相关企业的互利合作,进一步要求我们构建开放式的创新体系。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价值链相关企业和业外企业也在积极拓展“产品+服务”模式,纷纷进入能源行业的不同领域,存在跨界合作的动力和空间。